春風拂翠柏,細雨寄哀思。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月2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武漢與鹹甯兩校區分别由黨總支書記王珉、黨總支副書記鄭燕培帶隊,全體輔導員以及學生代表前往兩地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以莊嚴儀式追思英烈,用傳承行動告慰忠魂。
武漢校區:獨立團烈士陵園莊嚴肅穆
春風拂翠柏,細雨潤心田。在清明節這個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裡,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團委學生會成員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于清明時節集體前往獨立團烈士陵園,開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清明掃墓活動,以此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
晨光微露,隊伍整裝待發。學生們手持鮮花,神情莊重,步行前往獨立團烈士陵園。沿途,大家默默無語,心中湧動着對曆史的敬畏和對英雄的敬仰。到達目的地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巍峨聳立的烈士紀念碑,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守護者,見證着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随後,學生代表拿着花束,緩緩走向紀念碑,輕輕放置在碑前,這一舉動不僅是對烈士英魂的祭奠,更是對革命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全體成員随後依次上前,将手中的鮮花一一獻上,每一朵花都承載着對先烈的敬仰和對未來的期許。
默哀時刻,陵園一片寂靜,隻有風聲輕輕拂過,似乎在訴說着那些不朽的故事。在這莊嚴的氛圍中,學生們閉目沉思,心中默念着對先烈的承諾:不忘曆史,珍惜當下,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武漢校區:施洋烈士陵園肅穆緻敬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師生們身着整齊的服裝,手持鮮花,懷着崇敬的心情,緩緩步入施洋烈士陵園。陵園内,松柏蒼翠,肅穆莊嚴,烈士紀念碑巍峨聳立,仿佛在訴說着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祭掃活動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拉開序幕。王珉首先代表學院向烈士獻花,她深情回顧了施洋烈士“為勞工謀福利、為正義發聲”的革命曆程,指出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節點,青年學子更要傳承先烈“鐵肩擔道義”的精神品格,将紅色基因轉化為躬身實踐的行動自覺。“當我們站在數字化浪潮之巅,更要以先烈為鏡,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王珉的寄語引發師生們的強烈共鳴。
在全場肅穆的靜默中,祭掃活動進入默哀環節。師生們垂首肅立,手中的花朵與紀念碑上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燙金大字交相輝映。一分鐘的靜默裡,春風吹過松柏的沙沙聲,仿佛在訴說光陰中未曾磨滅的信仰光芒。默哀畢,學生代表們手持素雅菊花緩步上前,将花束輕放在紀念碑基座,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對英烈的深切追念。
随後展開的陵園參觀成為生動的紅色教育課堂。在施洋烈士事迹陳列館,泛黃的史料、斑駁的遺物無聲訴說着革命年代的烽火歲月。2023級金融專業學生李霖傑在參觀後動容地說:“施洋烈士28歲就義時留下的‘勞工神聖’遺言,讓我深刻感受到信仰的重量。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既要傳承這種精神,更要在數字經濟時代開拓新的奮鬥路徑。”
鹹甯校區:鄂南烈士陵園深情追思
同一時刻,鹹甯校區的30餘名師生整裝出發,前往鄂南烈士陵園。陵園内,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不朽。師生們在紀念碑前列隊肅立,學生代表們手捧寄托着無限敬仰與懷念的鮮花,恭敬地獻于烈士墓前。祭掃儀式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正式開啟,全體師生通過集體默哀和鞠躬的方式,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表達了最深切的哀思與敬意。祭掃儀式圓滿結束後,師生們繼續參觀了鄂南革命烈士紀念館。在館内陳列的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記錄曆史的照片前,大家停下腳步,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深刻學習和感悟鄂南地區革命先輩們在艱苦歲月中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迹。
兩地共鳴: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兩地活動雖相隔近百裡,卻傳遞着同樣的精神力量。武漢校區學子譚濤表示:“站在烈士們墓前,我仿佛看見他們為人民奔走呼号的身影,這種精神将激勵我努力學習,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鹹甯校區的同學們也紛紛感慨:“清掃陵園時,每一片落葉都仿佛在訴說烈士們的英勇,我們要把這份感動轉化為奮鬥的動力。”接下來,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還将組織清明民俗體驗、紅色電影展播等相關活動,持續深化紅色文化教育,引導青年學子從英烈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勳。此次清明祭掃活動,不僅讓經管學子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更激發了大家傳承紅色基因、赓續革命薪火的決心。大家紛紛表示,要銘記革命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